如果给你一个官位,你能做好领导吗?建议你自信一点回答:完全可以!
虽然有些人天生具备领导才能,但领导力其实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,尤其是在协调各方面关系、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智慧,更是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慢慢体会、总结和成长的。
所以,你要有信心,只要给你一个位置,你同样可以做好领导。
汉文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他也是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位高明的领导者。
说段《资治通鉴》中的故事,你可以体会一下汉文帝的手腕。
公元前 162 年 8 月,丞相张苍被免职。
汉文帝原本打算任命皇后的弟弟窦广国担任丞相,但又担心天下人说他徇私,所以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,没有任命窦广国。
在这个时期,刘邦时代跟随他的那些老兄弟、高层人物,像陈平、周勃、灌婴等,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,剩下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。
最终,汉文帝任命了申屠嘉为丞相。
申屠嘉年轻时曾是神射手,追随过刘邦,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功劳,所以史书中对他的记载也不多。
申屠嘉因为活得久,最终也被重用,成为了丞相。
虽然申屠嘉的才能并不突出,但他为人廉洁、耿直,甚至从不在家中接待拜访者,这一点非常值得一提。虽然能力一般,但他品行端正。
刘恒之所以选择申屠嘉,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为人清廉、不结党营私,也没有和之前的那些老臣有太多交往,用起来让人放心。
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,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,并不需要丞相有多高的才能,只要能维持天下安定就足够了。
不过,申屠嘉虽然廉洁耿直,也有自己的问题。
汉文帝有一个宠臣邓通,深受宠爱,甚至被赐予大量财富。史书中记载,邓通累计获得了几百万钱。
汉文帝刘恒经常出宫,到邓通家里参加酒宴,这样的待遇和宠爱,一般大臣很难得到。
有一天,申屠嘉上朝时,邓通站在汉文帝身边,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。
申屠嘉在处理完正事后,立刻对刘恒说:"陛下,您宠爱大臣,赐予他们富贵,这没问题,但朝廷的礼仪不能不加以重视。"
不用说,申屠嘉说的就是邓通。
汉文帝刘恒听懂了申屠嘉的意思,说道:"我明白你的意思,我对他只是有些偏爱罢了。"
下朝之后,申屠嘉回到丞相府,立即派人去召邓通过来,并下令:"如果邓通不来,直接杀了他。"
邓通得知后,心中惶恐,急忙跑到汉文帝面前,禀告道:"申屠嘉要杀我。"
汉文帝刘恒安慰他说:"你尽管去,放心,我会派人把你召回来。"
邓通这才战战兢兢地前往丞相府。
邓通到了丞相府后,脱下帽子和鞋子,赤着双脚向申屠嘉磕头认罪,请求申屠嘉饶他一命。
申屠嘉坐在公堂上,根本不理会邓通,反而责备他说:"朝堂是皇帝的,是高皇帝建造的。邓通,你一个小官,竟然在那里胡闹,一点也不严肃,这是大不敬,按理应当斩首。来人,把他拖出去砍了!"
邓通吓得魂飞魄散,拼命磕头,头都磕出了血,但申屠嘉依然无动于衷。
这时,汉文帝估计申屠嘉已经教训过邓通了,便赶紧派使者把邓通带回自己身边。
同时,汉文帝让使者对申屠嘉说:"他不过是我的一个弄臣,你还是把他放了吧。"
申屠嘉这才饶过邓通。
邓通回到皇宫见汉文帝,哭诉说:"丞相差点把我杀了。"
你看,汉文帝是不是越做领导,手腕越高明?
张苍把丞相的位置让出来,他打算让窦广国担任丞相,但又担心别人议论,最终还是没有任命小舅子为丞相。
虽然位子很高了,但是,心里还是有敬畏的,毕竟,做领导还是要脸的。如果他不要脸,谁也没办法!
他孙子就是另一种玩法,回头咱们再另说。
本打算任命小舅子为丞相,后来怕大家说他偏私,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。汉文帝把这些话挑明了说出来,一方面安抚了窦广国和皇后,另一方面也让大臣们明白自己的心思。
最终,他选择了申屠嘉这样一个可以稳定过渡的丞相。
申屠嘉为人耿直,不会和别人搞人情往来,这样的人能力先不说,但人品绝对靠得住。
在申屠嘉处理邓通这件事上,汉文帝不仅维护了申屠嘉作为丞相的权威,还借申屠嘉的手敲打了邓通。
这样既照顾了申屠嘉的面子,也提醒邓通以后要注意礼节。
可以说,汉文帝这一招其实非常高明。
所以说,做领导并不是天生就有能力,而是需要多读史书、多琢磨。
只要你坐在那个位置,时间久了,自然也能琢磨出做领导的门道。
你觉得是不是这样?
观看更多《资治通鉴》解读内容,欢迎订阅我的专栏,为你解读《资治通鉴》中的领导智慧和成事之道。(点账号头像,进入主页可见)
煮酒论英雄,读史通谋略。
关注我,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。
李子霄 ,《资治通鉴》实践导师,畅销书作者,自媒体专栏作家。长期解读《资治通鉴》,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。
著有图书《门道: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》。
线上专栏《资治通鉴: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》《制胜谋略: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》《刘邦的启示》等。
配资炒股什么意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